昵称: 单位:华设设计集团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时间:2021-10-08

   郭总,您好,请教一下关于长大纵坡的问题:

1、参与的一个项目下行方向K11+775-K5+725段为连续下坡段,坡长6.05km,平均纵坡2.437%。汽车列车(49t)自然数比例13.20%。

2、按照《路线规范》8.3.5条规定,平均纵坡为2.5%对应的连续坡长达到20km为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根据后附条文解释8.3.5条,再没有达到该坡长,六轴铰接式列车满载49t,车辆保持60km/h速度持续下坡时,采用发动机制动方式,可保证车辆行车制动器制动效能无明显损失,即制动毂温度控制在200度以下。

3、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对于下坡路段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进行了研究,设计完成了路段试验与场地试验,建立了下长坡路段发动机辅助制动情况下主制动器温升预测模型。由于季节、天气、车况及制动鼓使用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制动鼓的初始温度.模型假定制动鼓在常温备用状态温度为25度,根据模型计算项目下行方向K11+775-K5+725段均出现了刹车鼓温度大于260度的情况。

问:1、为什么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和《路线规范》8.3.5条中专题研究结论相差特别大,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问题出在哪里,能否作为设计的依据

2、该段是否需要设计避险车道。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问题,请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的“规范每周一问答”栏目,其中有多篇关于连续下坡安全性、制动毂温度以及《规范》连续下坡指标等的解读和讨论内容,还包括对相关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差异的解释说明。这些文章回复内容,就能回答你提到的相关问题了。
昵称: 单位:华设设计集团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时间:2021-10-08

郭总,您好。请教一个问题,项目上安评单位提出问题如文档中所示,

我们的问题如下:

1、下行方向K11+775-K5+725段为连续下坡段,坡长6.05km,平均纵坡2.437%。汽车列车(20t)自然数比例13.20%。

2、按照《路线规范》8.3.5条规定,平均纵坡为2.5%对应的连续坡长达到20km为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根据后附条文解释8.3.5条,在没有达到该坡长,六轴铰接式列车满载49t,车辆保持60km/h速度持续下坡时,采用发动机制动方式,可保证车辆行车制动器制动效能无明显损失,即制动毂温度控制在200度以下。

3、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对于下坡路段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进行了研究,设计完成了路段试验与场地试验,建立了下长坡路段发动机辅助制动情况下主制动器温升预测模型。由于季节、天气、车况及制动鼓使用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制动鼓的初始温度.模型假定制动鼓在常温备用状态温度为25度,根据模型计算项目下行方向K11+775-K5+725段均出现了刹车鼓温度大于260度的情况。

问:

按路线设计规范,该段不属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制动毂温度控制在200度以下,不需设置避险车道,但按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刹车鼓温度到达260,需设置避险车道。为什么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和《路线规范》8.3.5条中专题研究结论相差特别大,车辆主制动器温升模型问题出在哪里,能否作为设计的依据。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问题,请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的“规范每周一问答”栏目,其中有多篇关于连续下坡安全性、制动毂温度以及《规范》连续下坡指标等的解读和讨论内容,还包括对相关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差异的解释说明。这些文章回复内容,就能回答你提到的相关问题了。
昵称:所罗门 单位: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 来源:银川市北京东路165号 时间:2021-10-11

郭总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立交匝道圆曲线加宽,线规中描述为

  

  互通立交设计细则描述为

 

两者差别较大,请问以哪个为准?

你好!我的建议是以《规范》为准,因为《规范》为强制性标准,而《细则》为推荐性标准。《细则》属于自愿采用的性质。
昵称:胖娃 单位: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1-10-17

你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P58的10.4.3条,

       

中说的路面内缘,和内侧路面边缘,分别对应,条文说明中10.4.1条的P168页中的那一条线?是我下图理解的那样么?

你好!我理解上面条文中出现的“路面内缘”,和“内侧路面边缘”是同一语义,都是只圆曲线内侧路面的边缘处。
昵称:胖娃 单位: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1-10-1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7.2.2条已经对两圆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有了规定,为什么还要在9.2.1条的第5款中再次提出?

如果设置2个反向曲线,一个曲线半径为不设置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一个是设置超高的平曲线,相当于一个是圆曲线一个是平曲线,这个两个曲线如果相接,对于中间的夹直线有没有什么要求?由于圆曲线为不设超高的半径,半径较大,能不能把圆曲线当成直线看待,直接和平曲线搭接?

1、关于《规范》第9.2.1条的内容与第7.2.2条可能重复的问题,虽然从条文语义上侧重不同,但我也觉得9.2.1条可以删掉。
2、关于曲线间夹直线段的长度,请你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的“规范每周一问答”栏目,查询浏览《同向与反向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如何理解?》、《相邻曲线间直线长度2V、6V如何掌握?》的文章。我们已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回复。
昵称: 单位:内蒙古院 来源: 时间:2021-10-26

您好:

            在设计中遇到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故向贵公司请教,恳请指教。《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ITG D20-2017)条文2.2.3第三款: "高速公路的局部特殊困难路段,且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6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的路段。"及4.2.8 "改扩建公路应采用改扩建后的公路技术标准和指标,对于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因提高设计速度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增加工程造价或对环境保护、文物有不利影响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可维持原设计速度和指标,其长度高速公路不宜大于15km."

               就是想要请教一下这个路段长度是否可以突破15km,咱们编写规范中确定15km是考虑了那些因素。

请参阅前面对你提出的同一问题的回复吧。
昵称: 单位: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 来源: 时间:2021-10-20

您好:

在设计中遇到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故向贵公司请教,恳请指教。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条文2.2.3第三款:“高速公路的局部特殊困难路段,且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6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的路段。”及4.2.8“改扩建公路应采用改扩建后的公路技术标准和指标,对于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因提高设计速度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增加工程造价或对环境保护、文物有不利影响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可维持原设计速度和指标,其长度高速公路不宜大于15km。”

就是想要请教一下这个路段长度是否可以突破15km,咱们编写规范中确定15km是考虑了那些因素。

你好!

关于《规范》第2.2.3条和第4.2.8条中,以特例的形式,允许高速和干线工程的一级公路在遇到特殊复杂情况时(如: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等),可以局部路段采用60km/h的设计速度,即低于正常情况下80-120km/h的设计速度,但限制局部路段的长度不宜大于15km........这里的15km,实际上就是指一般公路项目采用一个设计速度时的最短长度,即一个设计路段的长度。根据《规范》程度用词,该条文中关于15km的长度中,“不宜”表示一般性的推荐性质,可以理解为有条件是尽量满足;当然,如果没条件时也可以不满足。但笔者想强调以下几点:

1、《规范》对特殊受限路段的长度限制的目的,主要在于避免采用60km/h设计速度的路段较长时(其他路段设计速度可能都在80-120km/h),导致整个一个公路项目或者较长的路段内,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降低,进而明显影响项目功能发挥。
2、虽然降低设计速度的路段长度在15km的基础上多几百米或者1-2km,都可以视为满足“不宜大于15km”的要求,但在项目设计中要避免机械套用或者凑数字的现象,紧紧围绕上述《规范》限制受限路段的初衷和目的,结合项目沿线地形、地质、构造物等条件,科学论证采用60km/h路段的长度。

昵称:qq1 单位:广西路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1-11-12

一、P25页6.4.1.1条提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m。从网上找了两张高速路的照片,没看出路缘带的具体体现及其作用。想问一下郭总,规范特别指出要设置路缘带是什么用意呢?

1636708422535745.jpg

1636708422127830.jpg


二、P46页9.2.1.4各级公路不论转交大小均应敷设曲线……。

1、 在交叉范围内,如T形交叉等接近直角的地方是否也要在转角敷设曲线?如进行交叉设计,可否不设置曲线?

2、 如设置曲线,交叉设计的加铺转角范围是否也要包含主线的路基宽度?

三、

(1)P47页9.2.4.5 1)凸形曲线的回旋线参数及其对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和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规定。

1、 最小回旋线参数是否可以理解为P33页表7.4.3所指的回旋线最小长度?

2、 如不是表7.4.3所指,是否可以理解为ls(min)=Lc+0.3v?

(2)P47页9.4.4.5 2)对接点0.3v长度范围内……。

1、这个范围指的是对接点单侧0.3v两侧共0.6v,还是单侧0.15v两侧共0.3v?

请参阅后续对您的问题的回复内容。
昵称: 单位:广西路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1-11-15

郭总好,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一、P24页6.3.1.条提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最近在工作中看到一个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如图所示:

微信截图_20211115161710.png

图中标注中央分隔带为250cm,但是实际上护栏两侧宽度仅为150cm。左右各有50cm“虚拟分隔”。我个人理解中央分隔带应该为真实分隔,不知图中所示“真实分隔+虚拟分隔”的布设形式是否有科学依据和可行?

二、P47页9.2.4.2条

1)当R小于100m时,A宜大于或等于R。

2)当R接近于100m时,A宜等于R。

3)当R较大或接近于3000m时,A宜等于R/3。

4)当R大于3000m时,。

其中1)、4),已经明确了小于100m和大于3000m。但是2)、3)的描述为“接近于”。

在100~3000范围内各取10%作为区间:

100+[(3000-100)/10]=390m

3000-[(3000-100)/10]=2710m。

得出:

半径:100m~390m,按“A宜等于R”执行

半径:390m~2710m,按“R/3≤A≤R”执行

半径:2710~3000m,按“A宜小R/3”执行。

以上理解不知是否正确,请郭总指点迷津。

请参阅后续对您的问题的回复内容。
昵称: 单位:陕西星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1-11-18

进行公路设计时,当连续陡坡由几个不同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相邻坡段长度应按限制的规定进行坡长折算,这种陡坡组合坡长的计算方式行不行得通,例如:某山区三级路,第一段坡度为7%,长度为200m,即占坡长的2/5,第二段坡度为6%,长度200m,占坡长限制的2/7:第一、二坡段设计后还剩1-2/5-2/7=31.43/100,若第三坡段采用4%的坡度,那么第三段坡长最长可采用31.43/100*1100=345.71,这时就把10%的坡长值用完了

你好!关于公路纵坡组合的相关问题,请你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我们在”规范每周一问答“栏目中已经就相关问题做了多次回复和讨论了。
敬请关注浏览,欢迎讨论交流!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