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纬地道路DQ 文件设置的挡墙,前期用标准挡墙模式带帽已完成,后期有些标准挡墙的尺寸模式进行了更改, 对所属组的ID (标准挡墙进)行了修改后,横断面上挡墙形式没有变化 还是以前挡墙模式,这种能不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关于纬地BIM模型导出文件和格式能否转换
根据《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第9.2.2条 压实土的静土压力系数应该为ξ=1-sinΦ,水平压力强度计算公式已改为为qH=ej=ξγh,而纬地最新版涵洞4.08计算书中依然为《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的计算方式。
请问以上地形数模边界的三角形怎么优化去除
纬地道路拉平面时,实时修改后,然后再插入交点时,纬地道路居然把cad捕捉给关闭了??
卸载了所有其他插件,只有纬地道路和cad在使用,那就是这个纬地道路的问题??
希望回复哈 ,谢谢
路线平面设计中,回头曲线设计,已知缓和曲线和半径,如何让曲线间直线为0.0000?
你好!
建议认真阅读一下关于智能布线相关功能的说明,还有我们之前曾今在纬地技术支持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发布的关于智能布线功能介绍演示的文章、演示等。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拽,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曲线参数的调整与取整。
郭总您好!
有两个为题请教您一下:
一、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10.5条关于平交附加车道,规定主要公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应在主要公路上增加减速分流车道和加速汇流车道。
新增平交口是企业接入口,接入道路为厂区道路,被交路为一级公路,路口设置红绿灯,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增加附加车道吗?个人觉得增加附加车道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主线的影响,在设置红绿灯的情况下,还需要设置减速分六车道和加速汇流车道吗?
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8.5条合成坡度,第8.5.2条下列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1冬季路面有结冰、积雪地区;
2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3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
我们做的项目是旧路改造项目,就路为四级公路,改建三级公路,在河北,属于积雪冰冻地区,旧路现状条件差,有局部路段,合成坡度按照8%满足不了,平面有小半径曲线,纵段上是陡坡段,现状路边都是建筑,纵坡减不下来,这样的条件下,合成坡度能不能按照8.5.1条的合成坡度最大值取呢?
麻烦您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你好!
1、问题1:我理解规范要求设置减速分流车道与加速汇流车道与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式即是否采用信号灯方式无关,即在设置信号灯方式下,例如主路绿灯时,右转车流汇流主线时仍然存在汇流的过程。
2、问题2:关于规范第8.5.2条对陡坡与小半径圆曲线组合时的合成坡度要求,规范条文的程度用语为”宜“,但对于冬季路面有冰冻、积雪的地区,程度用语为”必须“,因此,我建议合成坡度要小小于8%。而且,在积雪冰冻条件下,合成坡度大于8%时,大型车辆通过小半径弯道时,会可能存在侧向倾覆的安全风险的。
郭总您好!
本人是刚接触市政的菜鸟,在做项目是遇到个规范的问题向您请教一下!
原项目是城市主干道,现提升改造成快速路,设计速度60km/h与原设计速度保持不变,提升改造后的行车道宽度按照《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是两个3.5米的快车道+3.75米的慢车道,但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只需两个3.25米的快车道+3.5米的慢车道就可以了,因为原道路道路断面宽度较小,只能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做成两个3.25米的快车道+3.5米的慢车道,如果按照《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做成两个3.5米的快车道+3.75米的慢车道,就会导致现有断面宽度不够,如果加宽断面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大大提升,现在业主资金有限,可否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做成两个3.25米的快车道+3.5米的慢车道但不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请问一下这个问题怎样理解,望郭总有空解答一下,,,谢谢!
用草图大师怎样打开三维纬地格式文件?
用纬地路基软件做互通匝道设计,修改绘图模板后出图还是有瑕疵,比如:图中B匝道超高的字体大小,前面的负号,不能路基左右侧分别标注;土方分界线只出了与C匝道相交一侧的;边坡坡率标注位置等。能不能详细指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