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南哥 单位: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时间:2022-07-2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9.3.4条对竖曲线设计做了相关要求,即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对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做了要求,但设计速度40km/h或以下的公路,未做视觉半径要求,原因是什么?是否是只需满足8.6.1中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即可?9.3.4条.png

8.6.1.png

同理,在立交匝道设计过程中,当匝道设计速度为60km/h或大于60km/h时,匝道竖曲线半径是否要按满足视觉要求的半径进行设置?还是只需满足规范中11.3.4条中匝道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及长度要求即可。

11.3.4.png


1、公路设计速度越高,对视距、视线等条件要求越高。因此,规范根据工程实践,仅对设计速度较高的公路,提出了“满足视觉需要的竖曲线半径”要求。对于其他设计速度较低的公路项目,没有要求。即满足对应的停车视距等相关要求就可以了。

2、互通立交匝道的设计速度总体还是偏低的,所以规范也没有要求。所以,可以不用考虑了。

昵称:浩浩 单位: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 来源: 时间:2022-10-24

郭总您好!

      我们现在做一个项目,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在平面交叉设计中遇到以下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一、规范10.5.2条1中仅对四车道公路不设置左转弯车道进行了明确,本项目为六车道不符合本条的规定,是不是所有平面交叉都应设置左转弯车道?

image.png

       二、本项目主线车道宽度全部采用3.75m,平面交叉范围中主线车道宽度,左转减速段、等候段及右转减速分流车道、加速汇流车道宽度应该怎样选取?是按主线车道宽度3.75m吗?

1、该条文虽然仅提到四车道公路,未提到六车道....等情况,但从该条文的出发点上(转向交通量大),六车道及以上公路更应该设置左转弯车道。
2、有条件时,当然是按照主线车道宽度来设置左转弯等车道宽度。但是如果平面口受到其他条件限制时,可以适当压缩车道宽度,毕竟平交口范围内车辆速度会明显降低一些的。
昵称: 单位:杭州临安鸿图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2-10-28

你好,我们现在设计一条四级公路(I类)小交通量标准的工程,因路基加宽有限,部分路段护栏需设在边坡上。请问立柱的长度该如何确定?我们现在只是按照边坡坡率增加立柱长度。

你好,关于护栏立柱的设置长度取值及相关计算,您还是咨询一下贵单位技术负责人更为合适。
昵称:田 单位:山东省公路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2-08-11

郭总您好!

我单位在进行山东某市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时遇到如下问题:

针对“一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封堵和中分带护栏”的补充设计,我们参考了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33表9.1.5和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P55表10.1.7《平面交叉最小间距》要求: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平面交叉最小间距1000米。根据条文规定,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封闭了一级公路穿城段(例:G104)很多小于1000米的平交开口。目前设计文件已通过施工图批复并部分施工完成,即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验收。

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针对“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平面交叉最小间距1000米”多次提出异议,认为国省道一级公路穿越部分村庄时可以认为是“集散公路”降低标准,希望设计院采用“一级公路(集散公路)最小间距500米”进行设计。

针对此异议,是否可以认为国省道一级公路穿越村镇段为“集散公路”?并据此降低标准,采用500米的平面交叉间距?

急盼回复!万分感谢!

你好!你的问题我们已经回复,回复内容发表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上了,请移步浏览、讨论。
昵称:ghboyyq 单位:山东省**公路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22-08-17

郭总,您好!

我公司于2018年11月承担山东省某市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整治提升工程施工图设计,涉及路段均为一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80km/h。截至目前,施工图设计文件已于2019年4月批复,2020年12月完成项目交工验收,即将于2022年底竣工验收。

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路线规范”)(JTG D20-2017)P55第10.1.7-2条及条文说明和表10.1.7《平面交叉最小间距》的要求,采用“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平面交叉间距最小值为1000米”的标准对现场部分平面交叉口进行封堵并加设中央分隔带护栏。设计阶段专家审查、施工图批复文件均对此指标的采用无异议。

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地群众阻挠平面交叉口封堵施工,导致施工现场和施工图设计图纸不符,影响竣工验收。业主单位给我单位发函提及“因部分国省道穿越城镇较多,有些中央护栏开口已存在多年,当地政府机关、企业、居民已形成出行习惯,导致部分开口封堵施工受到严重阻挠,至今封堵未完成”,业主单位认为这些路段可以参照集散公路标准,降低设计标准,强烈要求采用“一级公路(集散公路)最小间距500米”进行设计。

例如,其中一条路:

image.png


K24+380处G518与S322交叉,应对中央分隔带进行开口;按照“路线规范”第9.1.5条及条文说明和表9.1.5之规定,施工图设计需封堵原K23+485处中央分隔带开口。由于K23+485处原开口已存在多年,也是村庄的主要出行道路,导致施工过程中遭到当地群众阻挠,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业主单位也多次发函要求我公司保留该开口。

我公司认为上述业主意见既不满足规范要求、不能保证安全,且未经批复单位确认,均不予认可。

针对上述情况,我公司存有以下两点疑问,恳请贵单位解答。

(1) 当设计规范与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平面交叉最小间距的取值问题?

(2) 设计规范中“平面交叉最小间距”是否需要细化明确其适用范围?

急盼回复!万分感谢!

你好!你的问题我们已经回复,回复内容发表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上了,请移步浏览、讨论。
昵称:空心儿烂白菜 单位: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22-06-29

一级公路80km/h,某一段的左右幅各拓宽一个车道(3.75m),该渐变率如何控制?

你好!主线一般路段上车道增加或缩减,按照主线加宽的渐变率进行过渡应该就可以了。
但是,车道数增加(或减少)一般选择在重要节点位置比较好,同时,要注意配套做好交通标志等设计和提示工作。
昵称:威 单位:苏交科 来源: 时间:2022-05-23

郭总,您好:想咨询您一个关于交织段和辅助车道的问题。

路线设计规范第11.1.10条规定,复合互通立交的交织段长度不应小于600m,其连接可采用下列三种方式……。

互通立交细则第10.6.3条规定,主线侧合分流连接部的辅助车道长度不应小于表中的规定值……。

图4.png

  

  关于交织段,规范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我自己的理解是:

1.单入+单出,交织段指鱼腹线的尖端至尖端;(图1)

2.直接式双入+单出,同样为鱼腹线的尖端至尖端;(图2)

3.平行式双入+单出,渐变段L2终点至下一个鱼腹线尖端。(图3)

图1 2采用的互通立交细则 图10.6.2的图示部分,图3采用互通立交细则 图10.2.4。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郭总帮忙指正。

现在我们有个项目,双八100km/h的高速公路,如果按照细则的要求,辅助车道长度要求1100m,我们项目实际仅有1000m(前面有一个新建的互通,近期刚施工完成,后面为一座大桥,也是刚施工完成),不满足细则要求;如果按照路线规范的交织段长度600m,我们项目实际有650m,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这种情况项目是否可以做。

1653295143283192.png


1653295143725171.png

图3.png


spacer.gif


您好!首先,因为各种事情较多,未能及时回复您的提问。

顾名思义,就是驶入高速公路主线的车辆可能与驶出高速公路主线的车辆,发生交通流冲突的区域。

总体上,关于《路线设计规范》中关于复合式互通立交中的交织段的界定,我认同您的理解。
但在交织段长度考虑中,我建议按照鼻端到鼻端(你建议按照鱼腹线的尖端到尖端)就可以了。
因为在鼻端之前,车辆都是有可能从一侧换道到另一侧的车道的。
由于我未参与《立交细则》的编制工作,所以不能对《立交细则》的相关条文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

昵称: 单位:洛阳公路院 来源: 时间:2022-07-1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都明确规定,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向2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交通量适用范围为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小客车,而一级公路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二级公路慢行交通量大,街道化严重时可采取加宽硬路肩的方式增设慢车道,慢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问题:

1、二级公路交通量上限已达到一级公路下限,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地方对二级公路采取加宽硬路肩的方式做成双向4车道,规范中为何要求二级公路为双向2车道,而不能做成4车道?

2、规范中规定加宽硬路肩增设慢车道宽度为3.5m,整个硬路肩的宽度是否可以大于3.5m?

image.png


您好!

关于二级公路设置慢车道的相关问题,请您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我们之前已经就相关问题做过回复和讨论。
在该微信公众号的“规范问答”栏目中,您可以使用关键字检索功能,检索浏览相关的文章和讨论内容。

昵称:胖娃 单位:通力 来源: 时间:2022-08-25

郭总,您好!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66页,11.3.3条,第四款,“在分流鼻处,匝道平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11.3.3-3规定。相接分流鼻回旋线(A)的匝道圆曲线半径(R),应大于该相接处匝道运行速度对应的最小半径一般值,同时宜满足A/R≤1.5。”

1、这条中第二句话里面的相接分流鼻回旋线(A)与匝道圆曲线半径(R),分别指的是什么位置,能不能附图说明下。

2、如果主线是圆曲线,匝道在圆曲线外侧接出口匝道,一般是平行于主线的线形,后接S型回旋线。这时候如何用这条进行控制?

根据以往在工程项目实践和设计文件审查总结,为避免高速公路出口分流鼻端位置匝道平曲线指标过低(过小)、车辆分流进入匝道过程中减速太剧烈等问题,新版《规范》在第11.3.3条第4款中,对分流鼻位置的匝道平面线形设计提出一些细化性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要求1:在分流鼻端的位置前后,匝道平面线形不论采用何种线形组合,要求分流鼻(CP点)对应的匝道平曲线的曲率半径应该符合表11.3.3-3,即对“分流鼻处匝道平曲线最小曲率半径”的要求。这里,CP点对应的位置的匝道线形可以是缓和曲线,也可以是圆曲线。如果对应CP对应的是圆曲线,则指圆曲线的半径R,如果CP点对应的是缓和曲线,则指对应位置的缓和曲线的临界曲率半径。

2. 为了实现快速分流、分离的目的,在分流鼻位置,通常匝道都会采用右转缓和曲线+右转圆曲线的线形组合。《规范》这里要求2就是:当分流鼻端位置匝道平面线形采用A+R的组合时(默认是指同向的缓和曲线A + 同向的圆曲线R),要求圆曲线半径R应大于匝道运行速度对应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同时,要求缓和曲线参数A与圆曲线半径R之间宜满足A/R1.5

3. 由于上面一段中,无论是对鼻端位置匝道圆曲线半径的要求,还是对缓和曲线参数A与圆曲线半径R的比例关系要求,目的均在于避免匝道平面线形采用不合理组合、或线形曲率变化过大(突变)等不利情况,因此,对你提到的分流鼻CP点前后采用反向S型曲线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有条件时,分流鼻端CP之前的R+A和分流鼻端之后的A+R,都最好能满足。

另外,为了方便更多专业人员参与相关问题和讨论,我们已经问题回复内容发布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上了,您也可以过去浏览一下。

昵称:胖娃 单位:通力 来源: 时间:2022-08-17

请教下,路线规范表6.4.1中的右侧路肩数据有一般值和最小值,使用时是只能选这两种数值还是说除了这两种,还可以用到不小于一般值就可以了?

1、硬路肩的宽度是根据硬路肩在具体项目中的功能决定的。例如:满足支撑路面结构、提供侧向余宽等功能时,1.75米就够了;而满足紧急停车功能时,就至少需要2.5米以上。
2、在逻辑上,标准规范推荐的最小值和一般值,是在满足对应的功能的前提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值。当然,大于推荐值也是可以的。
3、但是,从工程经济、节约的角度,既然标准规范已经给出了满足对应功能下的最小值了,如果具体项目中采用了大于推荐值的数值时,就必须要要论证解释为什么要采用更大值了。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