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 单位: 来源:铁一院公路院 时间:2004-04-20
1、城市道路四块板怎样建立设计向导。
2、交叉口竖向设计路拱横披取值为0~9999,但在作既有路设计时为保证既有雨水口不动,要采用反向横披(负值),能否加入此功能。
3、长直线段(多次变坡,有竖曲线),无交叉时作竖向设计怎样作简单。
1、采用附加板块功能来实现,其中板块的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设置的;2、请你能够发一个示例图纸过来,以详细说明你的要求,我们再考虑如何增加功能;3、直接使用路面标高图功能绘制出其各断面的横坡变化
宽度变化、以及标高应该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用平交口设计功能吧?
1、超高文件不能自动计算,但纬地系统肯定可以计算并确定任意断面的超高横坡度,不然路基设计如何完成。
2、我理解你所说的意思,比如对于一般的完整过渡先内侧不动,将外侧超至同一路拱横坡(2%)后两侧一起旋转至完全超高横坡度,你的意思是纬地不能在你仅输入超高变化起点和达到完全超高位置的情况下自动按照外侧的一整条三次抛物线计算确定超至单向横披时的位置(2%),对吗,纬地系统设计向导目前是自动根据线性方式自动确定单向横披时的位置(2%)的。换种方式来讲,纬地系统在当用户插入单向横披时的位置后,对于外侧会形成两个完整的三次超高过渡,即从-2%到2%,再从2%到完全超高横坡(x%),在这两个过渡之间不会存在突变,因为三次过渡的直接目的就是在过渡起终点不会形成折线;而对于曲线内侧,只有一个完整的三次过渡,即从-2%到完全超高(-x%),这一个三次过渡恰好与外侧的第二个过渡形成对称关系。
3、请你将你所说的过渡方式图或超高渐变图画出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你所说的方式不能达到规范对超高过渡过程的要求。而在曲线内侧其超高的起点却会出现突变(如果你实现内侧和外侧超高过渡对称的话),请注意三次过渡时其超高渐变图中过渡图形应该是曲线的而不是折线的。
4、再说,对于三次超高过渡规范和标准并没有特别的说明和要求,那末我们为什莫要采用呢?从某种意义上我不认为有必要,有添足之嫌。何况施工不见得可以做的出来,且给桥涵等其他专业设计带来了不便。
5、纬地系统是可以修改的,但我们先讨论一下,只要你的意见更为合理可行。
请你回复!